[敗家] 心跳錶 SIGMA-ONYX PRO
最近猴軟趴天團出團的頻率很低,因為大猴正為了參加武嶺瘋狂修練中,而我則因為兩個小孩都搬回來,短時間內大概都沒辦法參加太遠的行程,而且現在上班地點遠,也不能像以前一樣下班再來一趟河濱。為了維持腿力,跟阿粉及肥地跑去參加飛輪班,而且是公司配合的健身房,不僅不用花半毛錢,還有專門的教練指導,摸蛤子兼歇口。
踩完第一堂課後,才發現飛輪也可以踩到反胃。剛好那段時間在52堂課這本書裡看到,關於心跳的部份,一般說來可以分成三個區間,100-120左右屬於熱身區間,120-150左右是屬於有氧運動,150以上就算是比較無氧的激烈運動。而最大心跳值,年齡越大就要設定的越低,以我這把年紀來說,應該是盡量不要超過180,比較不會騎一騎倒在路邊。對照到我有時會出現的反胃現象,我開始思考是否就是因為瞬間運動量超過心臟負荷,才會導致這樣的狀況。
書上建議可以使用心跳錶來做比較精確的管理,於是乎讓我萌生購買新跳錶的念頭。原本大猴建議我將單車上的碼表換成心跳轉速里程三合一的,但是考量到上飛輪課跟騎車時都要能使用,又希望將來做其他運動的時候也能派上用場,最後還是決定購買單純紀錄心跳用的這款ONYX PRO。
實際使用幾次後,首先是確認我會反胃的區間,果然心跳數已經飆過180。看來得先靠心跳錶來提醒自己該放慢或是該休息喘口氣,等到用一陣子慢慢抓到那個感覺以後,期望可以不用再依賴心跳錶。
第二件確認的就是,去爬了一趟紫微森林,結果發現爬山的一整路上,心跳數幾乎都是維持再第三區間的強度,可見騎車爬山完全是一種比較缺氧的運動,對減肥是沒有幫助的,但是可以鍛鍊心肺。而我參加的飛輪課程,竟然2/3的時間都是在第三區間的強度,看到同一堂課裡有好幾個胖妹,真想跟她們說你想減肥跑錯班了啦!
騎河濱的時候,也就是在幾乎平路的狀態,順順不費力的騎,心跳數大約會落在第二區間。如果把車速提高到30kmh,心跳數就會接近180。換言之,在平路上,我可以透過踩踏轉速以及齒比的控制,搭配心跳錶的管理,去選擇我想要的心跳區間。如果我想燃燒脂肪,我就控制在第二區間,想要鍛鍊心肺,就選第三區間,真是方便極了。
手錶上的功能,除了可以記錄該次的平均、最高及最低心跳,也會紀錄這次運動在各區間所佔的時間比例,還會計算大約消耗的熱量。另外,還可以自訂運動計畫,比如說一個小時的運動時間,熱身區間要20分,有氧20分,無氧20分,當時間到了該切換下一區間時,手錶會發出嗶聲來提醒你,還算不錯用啦!
比較麻煩的大概就是要另外揹一條心跳帶。他的目的是為了可以精準的量測心跳,這部份目前好像還沒有更好更方便的技術可以取代,只好乖乖的揹著。
接下來就看看照片介紹。
@手錶的本體就像是一般的運動錶,塑膠味很重。

@翻過來背面就是電池蓋,號稱有生活防水,掛在握把上也不怕下雨就是。

@心跳帶的部份,有一條心跳帶主體,以及一條彈性背帶。

@組合起來的樣子。

@翻過來背面可以看到,那個看起來有點紋路的部份應該就是負責偵測用的接觸面。

@這上頭也要一顆電池。

踩完第一堂課後,才發現飛輪也可以踩到反胃。剛好那段時間在52堂課這本書裡看到,關於心跳的部份,一般說來可以分成三個區間,100-120左右屬於熱身區間,120-150左右是屬於有氧運動,150以上就算是比較無氧的激烈運動。而最大心跳值,年齡越大就要設定的越低,以我這把年紀來說,應該是盡量不要超過180,比較不會騎一騎倒在路邊。對照到我有時會出現的反胃現象,我開始思考是否就是因為瞬間運動量超過心臟負荷,才會導致這樣的狀況。
書上建議可以使用心跳錶來做比較精確的管理,於是乎讓我萌生購買新跳錶的念頭。原本大猴建議我將單車上的碼表換成心跳轉速里程三合一的,但是考量到上飛輪課跟騎車時都要能使用,又希望將來做其他運動的時候也能派上用場,最後還是決定購買單純紀錄心跳用的這款ONYX PRO。
實際使用幾次後,首先是確認我會反胃的區間,果然心跳數已經飆過180。看來得先靠心跳錶來提醒自己該放慢或是該休息喘口氣,等到用一陣子慢慢抓到那個感覺以後,期望可以不用再依賴心跳錶。
第二件確認的就是,去爬了一趟紫微森林,結果發現爬山的一整路上,心跳數幾乎都是維持再第三區間的強度,可見騎車爬山完全是一種比較缺氧的運動,對減肥是沒有幫助的,但是可以鍛鍊心肺。而我參加的飛輪課程,竟然2/3的時間都是在第三區間的強度,看到同一堂課裡有好幾個胖妹,真想跟她們說你想減肥跑錯班了啦!
騎河濱的時候,也就是在幾乎平路的狀態,順順不費力的騎,心跳數大約會落在第二區間。如果把車速提高到30kmh,心跳數就會接近180。換言之,在平路上,我可以透過踩踏轉速以及齒比的控制,搭配心跳錶的管理,去選擇我想要的心跳區間。如果我想燃燒脂肪,我就控制在第二區間,想要鍛鍊心肺,就選第三區間,真是方便極了。
手錶上的功能,除了可以記錄該次的平均、最高及最低心跳,也會紀錄這次運動在各區間所佔的時間比例,還會計算大約消耗的熱量。另外,還可以自訂運動計畫,比如說一個小時的運動時間,熱身區間要20分,有氧20分,無氧20分,當時間到了該切換下一區間時,手錶會發出嗶聲來提醒你,還算不錯用啦!
比較麻煩的大概就是要另外揹一條心跳帶。他的目的是為了可以精準的量測心跳,這部份目前好像還沒有更好更方便的技術可以取代,只好乖乖的揹著。
接下來就看看照片介紹。
@手錶的本體就像是一般的運動錶,塑膠味很重。
@翻過來背面就是電池蓋,號稱有生活防水,掛在握把上也不怕下雨就是。
@心跳帶的部份,有一條心跳帶主體,以及一條彈性背帶。
@組合起來的樣子。
@翻過來背面可以看到,那個看起來有點紋路的部份應該就是負責偵測用的接觸面。
@這上頭也要一顆電池。
標籤: 敗家